多謝妳跟隨我的步伐。
「跟舊老師2022年一月考五級, 126分,跟你學左半年,再用五個月準備6級考試,137分,高咗10分,勁開心!」
分數是表面的,妳的技巧越來越進步、對不同曲種的演繹掌握愈來愈好,是實在的。
過去一年,彈巴哈、莫札特、蕭邦、舒伯特,由毫無頭緒,到開始熟識不同時期和作家的風格特色;教過的技巧——例如句形修飾、怎樣彈出飽滿的和弦、又快又平均的音階——妳都自覺的運用到曲子裡,每彈一首新曲子,都看到妳的進步。
浪漫時期作品,尤其是彈性速度(rubato)的使用,本來就是妳的弱項,偏偏四首考試樂曲之中,最難演繹的也是蕭邦。
用五個月準備四首考試歌,當中花在這首g小調馬厝卡的時間,幾乎是其他三首歌的總和。
Mazurka in g minor, op. 67 no. 2, 在技巧層面本身就有一定難度。雖然蕭邦的馬厝卡和其他圓舞曲(waltz) 一樣,並非用來跳舞,但演繹者也要認識舞蹈的風格和節奏,才能彈出舞曲的神韻。
但更難的,是要將鋼琴詩人濃厚而複習的鄉愁表達出來。
琪琪考試前一周的模擬考試片段,彈的是蕭邦g小調馬厝卡Op 67 No 2,此曲在考試中取得28分(28/30)。她在正式考試錄影時的演繹更細膩自然,不過考試錄影不可以放上網,恕未能跟大家分享。
1830年,波蘭爆發革命,蕭邦被迫離開深愛的故土華沙,來到巴黎。
如果你用心感受曲子,可以體會到詩人對祖國的思念、對華沙淪陷的悲憤、對戰役束手無策的惆悵;在充滿波蘭民族特色的音符裡,聽到他暗暗的歎息,感受到絲絲憂鬱。
演繹如此有深度的樂曲,確實要有一點人生閱歷,再代入作曲家的世界,才可以彈出情感。
準備考試歌曲期間,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單是這首馬厝卡曲子開首第三小節的主題旋律線,我們就用了最少四節課進行微調;而後面柔音(sotto voce) 的部分,也經過四至五次調整,才更好地將作者於靜謐的夜深中沉思以至牽引內心的蕩動洶湧演繹出來。
什麽時候學完一首曲子,答案從來不應該是時間,而應該是學好彈好。
即使要用兩個多月去摸索和練習這首馬厝卡,是學習其餘三首曲子兩至三倍的時間,也是值得,也是當然。
感謝妳配合我的執著。唯有雕琢,方成瑰寶。
琪琪用五個月時間準備好六級考試,取得優等佳績(137/150),連她較不擅長而且是最難演繹的一首蕭邦馬厝卡亦取得28分的高分(28/30)。
Comments